《精準預測》,預測什麼?(2)


前言精準預測,預測什麼
    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Nate Silver2012年出版的作品,20139月中譯版上市。雖然書名翻譯為「精準預測」,但是原文書名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but Some Don’t》,意即探討訊息、雜訊與預測成功與否之間的關聯性。
    書中細分為十三章節,連同結論為十四等份,藉由預測失誤、電視名嘴現象、天氣預報、人工智能、棒球運動、德州撲克……等等項目來談統計學、談貝式定理、談「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
    (IBM)公司指出:「2011年,全球網路人口突破 20億大關、手機用戶已達 40億人以上,還有超過一兆個彼此連結的設備。在這樣的背景下,資料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快速增加,而且,未來 10年間全球資料量預計還將成長 44倍,也因為如此,現在無論哪個領域,幾乎都已出現因資料過於繁複而衍生海量資料(big data)問題。」
    海量資訊(big data)出現所誕生的新問題是,我們要如何面對與處理?這是一個幾乎超乎人腦能理解的龐然大物。在《精準預測》裡Nate Silver試圖以預測的角度來談資訊處理,談人類對資訊理解的速度趕不上資訊產生的速度所出現的矛盾要如何應付。

第八章:錯誤漸少
   本章節談到貝式定理,作者故意挑了些有挑戰性的例子如恐怖攻擊、癌症、被背叛……等,藉此演示貝氏推理法所能處理問題的廣度。然而,其基本精神在於機率,針對機率而修正預測,能讓我們離真理越來越近。.
   雖然真正的客觀與精確並不可得,但我們能透過貝式定理教會我們根據機率逐步修正。有錯,但不要那麼錯;有些主觀,但不要那麼主觀;雖然不理性,但不要這麼不理性。要降低人為錯誤,不外如此。


第九章:對機器大發脾氣
   本章節以土耳其下棋魁儡來做開頭,中間接續深藍大戰西洋棋王,與後續的google公司……等等,探討技術層面進步之餘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在第四章,我們有過這樣的結論:「人為」錯誤一直站在逐漸進步的技術對面,使勁的與之拔河。
   我們能從這裡得到的心得是:不要對科技盲從或者恐懼,而是要保持人類真正重要的事:「思考」。在電腦運算能力一日千里的時代,願意獨立思考的預測人員更加重要了。

第十章:撲克泡沫
   本章節以撲克分析來談預測,希望建立一個「超越以結果為導向的思考」。應該專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而有時,我們越不注重結果,結果反而越好。
   不要過度在乎雜訊,也不要過度在乎訊號,而是接受兩者的存在,並努力識別屬於它們該有的樣子。這聽起來像某種心法,但其實這只是換一種思考方法,如此而已。

第十一章:要是你贏不了他們
   這章提到股市,如同第六章所說,身為經濟體系的一部分,股市裡面不理性的預測者很多。然而矛盾的是,不理性的人多,預測者才有從市場與股票裡獲利的空間。
   作者的結論是,我們不能盲從市場,這會讓我們有面對泡沫的危機。然而我並看不太懂,略感可惜。


第十二章:有著健康懷疑的態度、第十三章:你不知道的東西可能會傷害你
   這兩章談溫室效應與恐怖攻擊,溫室效應是氣象預報的一環,我們要誠實面對其中必然出現的不確定性,尤其事關身家財產,不得不謹慎;而恐怖攻擊就有點像超級地震,一旦發生將帶來恐怖後果,使你不得不為了提防而預測。然而最險惡最恐怖的訊號是沉默。好比日軍偷襲珍珠港,好比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作者在此指出一些思考誤區的問題,好比人們容易把不知道的事情當成不可能,又或者不知道我們其實不知道什麼。


結論
  1. 預測本身帶有不確定性,請用機率思考。
  2. 先驗機率,知道我們從何而來。
  3. 嘗試與犯錯,試誤法其實很實用。
  4. 調整我們對「可預測性」的觀感。

留言

熱門文章